不同烧结温度下,通过铁基结合剂胎体对金刚石的把持力系数的变化可以看出:未镀和镀钛金刚石的把持力系数随烧结温度的升高有相同的变化规律,在730 °C 时把持力系数。在不同的烧结温度下,镀钛金刚石节块的把持力系数均**未镀的,说明金刚石表面镀钛后,胎体对金刚石的把持能力提高,即胎体与金刚石间的结合强度增加。此外,把持力系数与烧结温度之间没有线性关系 [4] 。
为了解金属结合剂与金刚石间界面的结合状态,用SEM 观测了铁基结合剂金刚石节块经抗弯强度测试断裂后的断面形貌。金刚石表面有很多坑点,而且金刚石表面有片状脱落现象,界面间存在明显的沟槽,说明未镀金刚石与结合剂的结合状态较差。这是因为金刚石是非金属,与结合剂金属之间有较高的界面能,金刚石不能被结合剂金属浸润,因而金刚石与结合剂金属之间的结合状况为机械包镶。而在图6b 中可以看出金刚石表面比较光滑,金刚石与结合剂之间结合紧密,断口处金刚石表面粘有结合剂,金刚石表面未发现片状脱落现象。
通过不同烧结温度下铁基结合剂胎体以及分别含未镀金刚石和镀钛金刚石节块的抗弯强度可以看出: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结合剂胎体的抗弯强度先升高再降低,从700 °C 的542 MPa 增加到730 °C 的565 MPa,在760 °C 时达到值589 MPa,然后在790 °C 时降到565 MPa。原因分析如下:在760 °C 之前,结合剂胎体存在欠烧的行为,胎体还没有致密化。温度升高,烧结时液相量增加,节块空隙减少,对金刚石的润湿性好,节块抗弯强度相应提高。在760 °C 以后,有过烧行为,出现流料现象,同时过高的温度导致铁基对金刚石的严重侵蚀,金刚石发生碳化,使得金刚石与铁基结合剂的界面结合强度显著下降
镀钛是在高温,真空钛金炉内,钛、锆金属。借用惰性气体的辉光放电使金属或合金蒸气离子化,离子经电场加速而沉积带负电荷的不锈钢板上,从而形成色泽丰富艳丽的金属膜。这也叫PVD镀膜,是物理蒸汽沉积。不锈钢镀膜,也叫不锈钢钛/锆镀膜,就是在一个真空容器内,在不锈钢表面形成钛/锆化合物的离子膜层,膜层能在室外环境下长年不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