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烧结温度下,通过铁基结合剂胎体对金刚石的把持力系数的变化可以看出:未镀和镀钛金刚石的把持力系数随烧结温度的升高有相同的变化规律,在730 °C 时把持力系数。在不同的烧结温度下,镀钛金刚石节块的把持力系数均**未镀的,说明金刚石表面镀钛后,胎体对金刚石的把持能力提高,即胎体与金刚石间的结合强度增加。此外,把持力系数与烧结温度之间没有线性关系 [4] 。
未镀金刚石节块和镀钛金刚石节块的抗弯强度随烧结温度的变化与胎体节块抗弯强度有一致的变化规律,都是在760 °C 时抗弯强度达到值,分别为482.6 MPa 和519.2 MPa;另外,加入金刚石以后,节块的抗弯强度都降低,但镀钛金刚石节块的抗弯强度要**未镀金刚石节块。一般情况下,金刚石与胎体材料的界面往往成为断裂源,金属结合剂金刚石节块的抗弯强度通常会低于金属结合剂胎体的抗弯强度。
“镀钛”和“镀金”“镀银”一样,是一种电镀技术。
“镀”是动词,是用电解等化学方法使一种金属附着在别的金属或物体的表面上,形成薄层。“钛”是一种金属元素。
“镀钛”就是将物体表面采用电化学的方法覆上一层钛金属膜。
若金刚石表面没有镀覆层,高温烧结时铁合金中的元素会对金刚石表面产生较严重的化学侵蚀(如使金刚石表面石墨化),从而影响结合剂对它的把持力和金刚石的强度。金刚石表面镀钛后,依靠镀钛层的中介作用,结合剂牢牢地把持着金刚石。这说明使用镀钛金刚石能够改善铁基结合剂与金刚石界面的结合状况,增强了结合剂对金刚石的把持力[8]。铜基结合剂与金刚石的结合与此类似 [5] 。